身聲‧光影的極致共舞─2009牯嶺街國際小劇場藝術節:形影相析(/晰)

文/李昭陽
圖片提供/2009牯嶺街國際小劇場藝術節

2009第二屆牯嶺街國際小劇場藝術節「形影相析(/晰)」,接續第一屆「人.偶.嘉年華會:偶人相遇」,由台灣知名實驗電影創作者與劇場製作人吳俊輝策劃,邀請新、馬、英、日、台六組藝術家作跨領域演出,試圖顛覆劇場傳統,將影像反客為主,豐富劇場多元性。

「形影相析(/晰)」祭出的六場演出,藉由探索「影像的劇場表現性」,將傳統電影放映機與前衛錄像藝術搬上劇場舞台,與舞者、樂手、VJ 、導演們互尬演出。透過傳統電影、劇場與當代藝術的解構、拼貼再重組過程,打造出震撼視聽與腦細胞的身聲光影節目,分別為:《Loop Me》(台灣,蘇文琪)、《黑暗巴洛克》(台灣,李婉菁)、《What Happened at 5:57-Small Small Island》(日本,Off Nibroll)、《表演性電影系列 VI:時光曲》(馬來西亞,區琇詒)、《Live Cinema》(新加坡/呂意慧、英國/蓋修文)、《MISS》(台灣,王俊琪)。

劇場影像反客為主‧一目瞭然的變位經驗─訪策展人吳俊輝

距上次訪問吳俊輝已隔九個月,當時他以創作者身分於「新苑藝術」展出《甦醒》系列實驗電影及其創作空間;再次訪問吳俊輝時,他已搖身一變成為2009牯嶺 街國際小劇場藝術節的策展人。對於這次「形影相析/晰」的策劃,吳俊輝表示他是從自身在實驗電影與劇場的專業領域作出發,經由三個層次來思考策展的主題。

 

首先,電影的放映過程經常是不被觀眾注意或看見的,但這過程中的放映機運轉的聲音、操作與投影布幕的使用,是否有被欣賞或具表演的可能性?其次,在 劇場中,影像經常只具有互動性或裝置性,是否劇場中影像亦可作為表演主體的可能?最後,是當初作《甦醒》實驗電影展,在藝廊當下作影片/膠卷的創作,與觀 眾互動分享,這過程是否也具有表演性?透過這三個層面的思考,以及上次台灣國際藝術節《諾曼》一劇的演出,看見人與影的對手戲演出,意識到擬真的效果或許 可以達到極致,但幻象與真實情境要達到相同也是不可能的。經由這些觀察與思考,吳俊輝進而引發「形影相析/晰」的概念,希望從表演角度讓觀眾知道幻象如何 被產生,影像創作如何被製造,也就是主題副標所寫「一目瞭然」的意思,讓觀眾在此次的劇場欣賞經驗中,透析影像的生產過程。

吳俊輝表示,「一開始有這個策展想法時,浮出在我腦海的有兩組人,就是馬來西亞的區琇詒及新加坡的呂意慧。」區琇詒擅於電影史前史、幻燈秀方面的論 述,創作一系列的表演性電影,她經常將電影放映機呈現在觀眾面前,以身體與放映機作演出主體,她也嘗試對膠卷作多重實驗,例如在膠卷上打孔,讓膠卷在放映 中未知的一刻斷裂…。新加坡的呂意慧近年來與英國實驗電影藝術家蓋修文(Guy Sherwin)合作多部臨場電影(Live Cinema),透過多部同時操作的電影放映機在舞台上形成的震撼畫面,以及電影放映機本身的運轉,構成舞台上表演者的一部份,讓觀眾同時看到電影幻象的 生成,並解構幻象的製造。

除以上兩組演出符合吳俊輝本身對「電影」本質與生成的探討,吳俊輝更進一步思考劇場與影像表演性的關聯,他找來舞蹈家、音樂人、數位藝術家共同創造 劇場影像表演性的可能,他坦言:「有一半的人未曾在劇場演出。」這樣的嘗試或許大膽,但何嘗不是一場華麗的冒險,因為這個機會提供了各領域藝術家們對「表 演性」這件事的重新思考,也讓觀眾有另類劇場經驗的機會。

吳俊輝舉例,像新媒體藝術家王俊琪並未在劇場作過展演,首次與編舞家優妮斯‧拉威爾及舞者董怡芬合作推出《Miss》,透過網友有關女性對於「Miss」 關鍵字的故事創作,結合實驗性的視覺、聲音、動態,同時將現場觀眾納入表演中。而《黑暗巴洛克》音樂劇是前閃靈樂團鍵盤手李婉菁(Sandra)以初為人 母的自身經驗,講述人類的純真與黑暗面。除在劇中運用多重類型音樂如hip-hop饒舌音樂、重金屬黑腔、電音及古典音樂,同時透過VJ作現場影像即時傳 送,讓樂譜中的秘密與情感視覺化。

另外,跨界演出的還有台灣舞蹈家蘇文琪,她透過舞蹈與即時錄像的轉換,探討Loop(迴圈)概念在表演者的有機體轉換到無生命的高科技錄像設備中的 衝擊性。而來自日本的Off Nibroll舞團將帶來《What Happened at 5:57-Small Small Island》,結合擅長的舞蹈、動畫、互動裝置藝術,開啟實體舞蹈與電子虛擬的對話空間。事實上Off Nibroll舞團是由擅長時尚、設計、影像、舞蹈的Nibroll舞團分野出來,更專注於肢體和影像間的展演。

此次「形影相析(/晰)」呈現的六組演出,不僅將原始的表演形式與高科技的電子錄像裝置及各類型音樂作打散、重整,甚至把影像製造機大剌剌地抬到觀 眾面前,解構影像生產的內涵。不僅讓創作者重新對表演與再現作腦力震盪,也提供觀眾對劇場表演與視覺藝術的表現形式有進一步重新思考的機會。在牯嶺街小劇 場這棟具百年歷史的建築演出,對應電影發展逾百年的脈絡,科技、藝術發展與歷史的輝映,是值得令人再三玩味。

從舞動的有機體到錄像複製的無限迴圈─訪《Loop Me》創作者蘇文琪

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當代舞團Kobalt Works首席舞者蘇文琪,長年於歐亞各國作演出,除本身具舞蹈專業背景,在與各領域國際藝術家合作的過程中,她也培養出視覺藝術的敏銳度與興趣。曾與蘇 文琪合作過的藝術家包括:德國ZKM / Karlsruhe數位互動裝置藝術家Chris Ziegler、德國Supreme Particles數位影像藝術家Anna Saup、比利時電子音樂作曲家Marc Appart、比利時燈光藝術家Jan Maertens、韓國裝置藝術家Young-In Hong、北京獨立實驗電影家文光及影像藝術家Francois Lejault等等,目前蘇文琪選擇於北藝大科技藝術研究所作進一步進修。

以往表演形式傾向以身體能量建構演出內涵的蘇文琪,此次於牯嶺街小劇場的演出《Loop Me》因應策展人吳俊輝以影像為主的訴求主軸,首次嘗試以大量影像結合單人舞蹈演出,並由新銳聲音藝術家張永達作背景聲音。雖然表演內容與形式簡潔,卻能 激起劇場與當代藝術的展演結構及本質思考的空間。

《Loop Me》全劇以緩慢的真人舞蹈作開端,沒有太多前進或後退的動作,身體集中在同一平面上,透過動作與光影的逐漸展開與變化,觀眾的注意力凝聚在單一舞者的焦 點上。在尚未感到疲乏前,白色的背景布幕出現另一個身影,是舞者的複製影像,同步與舞者作出一模一樣的動作。這樣一左一右的舞者,一真一假地在黑色劇場包 廂中擺動,於觀眾面前表演著。隨後,真實舞者退下,留下複製的舞者在布幕中,接著螢幕被劃成三個區塊,三名相同的舞者以不同時序的動作出現,移動的速度也 隨之變化,終至激烈的斷裂破損。劇場的表演空間,隨著《Loop Me》的表演進行,成為美術館的錄像藝術展場!

「Loop」意為迴圈,即允許設定內容不斷自行重複執行,如音樂或影像的重複播放。蘇文琪表示,「舞蹈是有機的,轉換到現在充斥的數位化,是有衝擊 性的。《Loop Me》主要在探討loop的機械性功能,運用在錄像藝術或其他數位生活中,以及身體影像的現場性問題。」蘇文琪認為:「即便是完美的複製中間,也是具有毀 滅性的。」她舉例,如城市或進步本身,是可以被複製的,但複製的結果也可能導致毀滅。同時,她也藉由舞者影像的複製,探討舞者的生存問題,以及舞者、聲音 和影像同時存在的時間,將孰消孰長?

另一方面,蘇文琪也在《Loop Me》中試圖對「表演者」作探討,「虛擬演員算演員嗎?」她表示:「有人說任何可以抓住觀眾注意力的就是演員。就像酒吧裡裝設的電視,如果顧客不專注於和 旁人說話,而注意到電視的存在,那電視本身就是演員。」她更進一步指出:「影像本身雖無生命,但與之產生的互動,是人內在的潛意識作祟,那是人想要被窺 視,也是希望被窺視的狀態。」

蘇文琪的《Loop Me》整合她對繪畫藝術畫框與電視機及電影螢幕的框格概念,從真實舞者的有機身體在這些概念相同的框架中轉換,以舞者的傳統表演空間-劇場作為轉換的表演 場域,生發出劇場與當代藝術或媒體跨越的多元性與反思。此外,延伸以舞者表演形式作思考的向度,也可以進到人類個體面對數位化環境衝擊與相容問題,使得該 演出深具啟發性。

2009牯嶺街國際小劇場藝術節:形影相析(/晰)

展出時間:
5.15-17 台灣蘇文琪、台灣李婉菁
5.22-24 日本矢內原美邦+高橋啟祐、馬來西亞區琇詒
5.29-31 新加坡呂意慧+英國Guy Sherwin、台灣王俊琪

展出地點:
牯嶺街小劇場(台北市牯嶺街五巷二號)
電話:02-2391-9393

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www.artsticket.com.tw 02-33939888





牯嶺街小劇場 藝術大暴走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2009.05.12 02:57 am
 
2009牯嶺街國際小劇場藝術節堪稱各領域大混血,圖為結合實驗音樂劇、電影投影、現場視頻的「黑暗巴洛克」。
圖/牯嶺街小劇場提供

跨界時代,各類藝術大混血。2009牯嶺街國際小劇場藝術節15日展開,由跨當代藝術、電影與劇場領域的吳俊輝策展,注定本屆「藝術大暴走」的多元風貌。

吳俊輝出身河左岸劇團,以拍實驗電影知名,視覺藝術作品還曾在法國巴黎龐畢度中心、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且入選過台北雙年展。在他眼裡藝術間沒有界線,由這位實驗「怪咖」徵集的劇碼,果然個個前衛顛覆。

台灣劇碼「黑暗巴洛克」,由鍵盤手李婉菁、說唱詩人 (Rapper) 張睿銓、正港古典女高音陳文鈺和金屬黑腔主唱小祇合作,光是三種音樂唱腔的混血搭配,就可想見該 劇之奇詭;比利時Kobalt Works舞團首席舞者蘇文琪,則與聲音藝術家張永達聯手,將電腦程式中的「Loop」(迴圈)指令,發展成影像、聲音、舞蹈的無盡迴旋。

來自英、日、星、馬的藝術家也很「暴衝」。英國實驗電影大師蓋‧修文,和新加坡電影創作者呂意慧,把電影放映機搬進劇場、變成演員,讓四段多重放映的電影創作相互對話,再配上聲響藝術家蔡安智的音樂,造成「影像就是劇場表演」,國內罕見。

在東京擁有無數粉絲的日本電子舞團off-Nibroll,編舞家矢內原美邦和影像藝術家高橋啟祐也將再度來台,以舞蹈、動畫、互動裝置藝術激盪出狂野的「Small Small Island」,感官能量十足。

牯嶺街小劇場藝術節15至31日的周五、六、日演出,地點在北市牯嶺街5巷2號。購票洽兩廳院系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rkbr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